实习教师个人实习报告

  几周的实习终于结束了。中学的这些日子让我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光荣,同时也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园丁的辛苦。我发现了自己的一些缺点,想做一名普通的园丁。当一名中学老师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学习数学教育这三年来,更加注重高等数学和一些基础数学知识的学习,以及教育理论和心理学理论的学习,掌握新的教育理论知识并扎实,系统而深厚的专业学科知识可以不断完善、更新和发展自己的知识结构,使我们能够居高临下地读懂教材,并在教学中运用自如。作为我们这些即将肩负教书育人神圣责任的人,这当然是必要的,但还不够。

  现代教育要求教师除了精通某一学科的专业知识、了解教育理论、掌握教育方法外,还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较宽广的知识面、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沟通能力,扎实的基本功和一定的教学艺术。同时要求教师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一定的文化修养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教师需要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才能将现有的知识尽可能高效地传授给学生。教师是书本知识与学生之间的纽带和运输渠道。古代文学家韩愈曾说过:“师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人。”无论是传道、教导,还是解惑,都必须通过语言,尤其是口头语言来完成,但迄今为止还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没有相应的课程。在中学实习期间,偏向文科课程的学生经常表示,如果语文学得不好,理解力差,就会对数学等理科科目的学习产生影响。对于学生如此,对于老师亦如此。如果表达能力和方法不足,就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降低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样的教学方法,不同的老师可能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可能完全不同。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口头表达能力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整个教育的质量。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因此,作为一名理科生,我认为我们师范专业的学生还是有必要学习语文课程的,特别是口语表达的能力训练,如何让教学过程中的语言表达生动、富有激情、具有吸引力。学生的关注。教育理论课程中也稍微提到了教学过程中表达的重要性,但主要是一些理论和图式内容,实践表达方面的训练很少,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

  另外,虽然现在多媒体教学已经相当发达,但最常用、最方便的教学媒体仍然是黑板和粉笔。板书的工整甚至美观也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好的板书可以帮助学生抄写笔记后快速回忆起课堂内容;而板书字迹潦草、字迹不清、不规则,使学生做笔记时感到困惑,达不到板书的效果。老师的板书是否严谨、规范,可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老师板书中不规范的汉字、标点符号和格式常常被学生模仿到作业本甚至试卷中。因此,现阶段我们在学习作为教师的各方面技能时,希望能够开设一些相应的书法、粉笔书法课程或者多开展这样的活动,培养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功。

  另外,一个多月前,我在讲台上上了第一堂课。上课半小时后,我开始感到喉咙干燥、疼痛。我当时最担心的是这节课我坚持不下去。庆幸的是,第一堂课的时候并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我这几天喉咙有些沙哑。后来我发现很多中学老师都患有慢性链球菌性咽喉炎。而我身边的老师,从教几年以来,一直出现过度疲劳、声带嘶哑的症状;办公室另一位正在试用期的新老师,也刚任教不到一个月。上课时我失声了。咽炎已经成为很多教师的职业病。所以我想教师教育课程能否给我们一些如何发声、如何保护自己的指导,让我们走上三尺讲台后更好地完成工作。

  老师的任务不仅是“教”,更是“育”。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必须是全面的。为了获得对学生产生全面影响的手段和才能,教师在熟悉一定专业知识的前提下,还应具备较为广泛的文化和科学基础知识。即使是数学教师也应该具备数学专业知识和相关的科学知识。有一定的人文历史知识。理论的说服力需要体现在丰富生动的知识上。教师必须具有广阔的知识背景,才能在教学中多角度、多方面地启发学生、展示问题。凭借丰富的知识,可以提高理论的说服力,增强自己的实力。教学魅力。“要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那么,学校能否安排更多的机会让师范生选修科学和人文课程,以提高我们的知识水平,优化知识结构呢?

  以上只是我实习期间的一些所见所想。其中有一些是我的缺点引起的一些反思。正如论文中所讨论的,我觉得我在作弊,但这确实是我的真实想法。这次实习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希望将来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