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数学骨干教师培训的经历1

  20xx年4月24日至30日,来到美丽的南京晓庄学院,参加珠海民办学校语文、数学骨干教师培训20xx年4月24日至30日。高级培训课程。

  虽然学习的一周我们每天都要早出晚归,异常辛苦,但是专家教授们精彩的报告让我收获很大。我的辛苦和疲劳早已被喜悦和感动所取代。

  回顾这一周,我们聆听了白玉晓、徐志伟、张晓东、吴拥军、杨向红、赵凯、金一民等专家学者不同风格的报告,并前往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和南京外国语学校附属学校学习上课,每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收获很多。

  以下是我这几天学习的一些想法和体会。希望与大家交流,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1。关注学生

  本次培训的专家们谈到了一个共同的话题,那就是“关注学生”。我觉得这种关注已经不再是课改刚实施时形式上的关注,而是对学生心理的真正了解。理清知识脉络,找准思维起点,使教师的教学能够顺应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够在抽象、推理、建模中得到发展。

  1。教育要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一些学校,一些老师仍然把分数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于是,很多人陷入了围绕“分数”教学的恶性循环,忽视了人性的发展。通过这次培训,我更加坚信教育不能填补学生生活中的空间,必须留下休闲。因为学校教育绝不是人生的终点,而是为人生做好必要的“桨”的准备。

  2。关心和尊重每一个学生是教育成功的法宝

  “横看,似岭侧峰,近远高低不同。”我们是这样看待事物的,那为什么不这样看待人呢?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和闪光点。作为老师,我们应该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有了老师的关注,学生不仅会喜欢老师、喜欢班级,师生关系融洽,而且在课堂上也会表现积极,快乐学习。只有让孩子生活在团结友爱的群体中,才能形成健康的人格。

  3。学生才是学习和发展的真正主人

  学生获取知识的结果远不如学习知识的过程重要。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所发现和体验,重要的前提是在学习和研究知识的过程中给予他们积极思考和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有愉快的体验,同时也会对自己所获得的知识充满信心。

  2。体验教师职业的快乐

  一段时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和社会大风的影响,教师长期处于身心健康不佳的状态。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不断下降。老师们常常抱怨工作太辛苦,家长不理解,学生很难无论做什么,精神很疲惫,工资低,缺乏幸福感。尤其是私立学校的老师,一些家长把老师当成保姆,总是指责老师没教好孩子。父母完全没有责任。如何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教师是孩子人生的引路人,是民族精神的传播者

  虽然我们现在的职业活动很难达到这个高度,但至少我们内心应该有一份尊重,以免教师职业沦为纯粹谋生的职业。这意味着教师职业的复杂性和灵魂性。通过这次培训,我对“职业幸福”有了更深的理解。其实,幸福是一个过程,总会在不经意间出现。就看你是否有善于发现的眼睛,是否有一颗敏感的心。珍惜这个过程,实现学生的成长,并不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无论压力有多大,我们都可以快乐、优雅地追求幸福。就看你是否有正常的心态。就看你是否愿意走近学生的内心,与他们成为真正的朋友。

  2。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

  传统意义上的课堂就是老师讲,学生听。教师很少审视自己的教学是否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也没有足够重视学生的参与是否与自己相关。当学生表现不符合课堂教学时,他们只是责怪学生,很少反思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不断改进教学,增加课堂教学的魅力,达到及时调节学生情绪的目的,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使学生才能取得更好的发展。

  3。研究型教师

  杨向红老师的讲座详细讲解了如何消除教师职业倦怠,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它让我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提高专业知识、如何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并在研究和学习中不断进步而获得成就感。

  总之,本次培训内容丰富,学术水平高,充满教育智慧,开阔了我们的视野。虽然不能说短短几天的训练就能立竿见影,但也有很多顿悟。这段时间虽然短暂,但却能给我们带来强烈的感染、深刻的理论指导和教学中的许多实实在在的东西。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路还很长很长,所以我会高低求索!

数学骨干教师参加培训的经历2

  我非常有幸参加了20xx年徐州农村小学数学骨干教师的培训。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六天的训练就这样悄然过去了。六天的时间里,培训处的班主任于庆、李主任、卢红老师、王新民老师每天陪着我们学习,与我们同甘共苦,对我们关心照顾,让我们感动不已。我们深深地。走进省级骨干教师培训班,让我们与专家名师近距离交流学习。在这里我结识了很多专家和名师,也结识了很多优秀的骨干教师。和专家、同学在一起,我感觉很幸福。

  当然,开心的同时,我也感到紧张和充实,因为我们的培训是高标准的标准化培训。从时间上来说,我们有一个明确的时间表。每次训练时间,于老师都会提前到达。会场举办活动。当然,我们学生的素质也非常高。不存在无故迟到、早退或缺席的情况。在学习内容上,我们的学习内容丰富多样,既有黄伟良老师的《新课程修改背景下的教材调整》、吴晓红教授的《小学数学图形与变换的教学研究》等分析教育教学改革的报告,也有引领教师成长的讲座,如《 〈〈段作章院长《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与途径》,有对课堂教学具体指导的报告,如张兴超校长的<<有效教学的探索与研究>>等,也有整合的讨论理论联系实际,如三堂课教学观摩和教师论坛、热点问题教师沙龙讨论等。在培训质量保障方面,从市培训办的安排也可以看出,下了很大的功夫。首批聘请的培训教师均是知名专家学者、特级教师和一线优秀骨干教师。其次,学生还被要求写下他们的学习经历。在这六天的学习中,通过与名师的密切交流和日常反思,我的收获是必然的,也是丰硕的。

  在培训学习过程中,我们认真听取了专家们关于教育理论、教学经验、教育研究、教学反思、课程改革现象等方面的讲座,解开了我们在教学中遇到的诸多迷雾,让我突如其来的顿悟,使我们在教学理论和教育理念上得到了很多补充,开阔了视野,更新了头脑中陈旧落后的教学思想和观念。我把自己学习经历中的点点滴滴的收获都写下来了。

  不知道为什么,收获越多,差距就越大。这次我听了专家的讲座。与他们相比,我觉得自己还是一名小学生,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太多,包括他们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他们扎实的数学素养,他们过硬的技能。教育教学技能,学习他们艰苦奋斗、勇于探索的科研精神。

  一路走来,我们倾听,我们学习,我们思考,我们也有所收获。我们收获了友谊,收获了知识,收获了思想,我们也收获了快乐,收获了成就;回忆起我们在同一个班级学习的时光,回忆起我们在同一个小组里交流分享的时光,回忆起我们同桌吃饭的时光……有太多美好的事情,我们带着这些回忆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培训圆满结束。成绩只属于过去。我们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我相信每一个参加培训的学员都会和我一样,被这次培训所震撼和改变。在本次培训的指导下,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继续学习、努力工作,继而不断进步,为我们徐州的教育事业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数学骨干教师参加培训的经历3

  20xx年6月13-15日,我有幸参加了广安市第二批市级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本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各种各样的。聆听了武胜田蜜老师的《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临水实验学校张春苗老师的《圆的认识》、华蓥双河小学陈华英老师《位置的确定》的示范讲座以及专家教授的精彩报告,深感感谢我们丰富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让我们结识了来自各区县的优秀莘莘学子。三天的培训学习虽然短暂,但收获却很多。我将我的学习经历总结如下:

  1。强化骨干教师的办学意识,明确其职责。

  通过这次培训,我更加明确了骨干教师的职责。作为骨干教师,要树立学校意识,树立自己的教育观、教学观、儿童观、学生观、质量观,追求个人事业。与学校的发展息息相关。一花独开不是春天,百花齐放才是满园春意。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注重整合利用学校现有教学资源,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共同建设教师教研文化和教师队伍文化,引领全校师生队伍建设。全校乃至全县教师专业发展。

  2。准确掌握并运用教材

  通过理论学习,我对数学教育理论有了粗浅的认识和了解。通过理论学习,我进一步了解了少儿数学学习的特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现实,不同的学生应该学习不同的东西。

   不同数学强调儿童的数学学习是通过儿童自身的活动来建构的。以前我对一二年级的教材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但是通过学习,我对教材有了更新的认识。理解:全套教材的知识结构串联、环环相扣。如果一个环节做得不好,下一个环节就很难实现。因此,每个环节、每个知识点都要把握好,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西师版教材主张数学课堂生活化,强调从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利用教材中的教学情境,把课本数学变成现实——生活数学,努力创造生活 多样化的课堂情境,使课堂教学成为开放的“生活化”教学。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学习方法。它要求我们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成具体的、有形的、看得见的、可操作的数学。因此,在教学时,要注意从学生的数学实际出发,引导学生不断经历自主探索和学习的艰辛过程。不仅学习知识,还让学生感受到如何学习。

  3。感受名师魅力,谋求专业发展

  参加这次提升培训我深受启发和鼓舞。我知道我要做的不仅是教有趣的数学和技巧的数学,而且是教有文化的数学和有思想的数学。 。通过不同的教育教学方式,让学生把身体和心灵中原本潜藏的东西带出来,让学生走得更远更长,更快地向正常人发展。